咨詢工程師考試《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助記詩(一)
發布者:網上發布
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的工作程序和要求
工作程序五階段,重點目的要記全;『注一』
機研側重投環境,鑒別方向定項目;『注二』
初研必要及可能,初步分析可能性;『注三』
可研判斷可行性,選擇推薦優方案;『注四』
評估科客公評價,決部單業供依據;『注五』
審批建否何時建,審科學性保準嚴;『注六』
基本要求有三條,條目之中有內容;『注七』
資料數據準可靠,規參額基本相關;『注八』
方法科合多方證,經驗數學和試驗;『注九』
分析邏輯說服力,目性量靜動比優。『注十』
『注一』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由粗到細分為機會研究、編制項目建議書(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項目評估和項目決策審批五個階段。
『注二』機會研究階段。重點:側重于分析投資環境。目的和作用:識別投資方向,選定建設項目,為下一步分析打下基礎。
『注三』初步可行性研究階段。重點:分析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目的和作用:對項目建設的可能性作出基本分析。
『注四』可行性研究階段。重點: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判斷。目的和作用:選擇和推薦優化的建設方案,提供項目的決策依據。
『注五』項目評估階段。重點:側重對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提出的方案進行科學、客觀、公正的評價。目的和作用:為決策部門、單位或業主提供決策依據。
『注六』項目決策審批階段。重點:審定項目應否建設、何時建設。目的和作用:對項目決策的科學性進行審核,以保證項目決策的準確性和嚴密性。
『注七』“條目之中有內容”指下面基本要求的內容。
『注八』一、資料數據準確可靠。主要數據資料:①國民經濟的長期規劃、行業規劃和地區規劃;②國家頒布關于項目評價的各項基本參數和指標;③技術、經濟、工程等方面的有關規范、標準、定額和國家頒布的相關技術法規和技術標準;④可靠的基礎數據資料,交通運輸和環境保護資料;⑤與項目本身相關的各項數據資料。
『注九』二、方法要科學、合理并多方驗證。方法:①經驗判斷法;②數學分析法;③試驗法。
『注十』三、分析要邏輯化,有說服力。包括:①選擇合適目標并掌握約束條件;②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以定量分析為主;③靜態與動態分析相結合,以動態分析為主;④多方案比較與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