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關工作的真實寫照
發布者:網上發布
高風險
做報關員需要高度的責任心,這主要是由于它的風險大。曾做過四年報關員的李先生一次在核對單據時發現錄入人員誤將30萬美元打成了30萬日元,因為海關程序要求“單單相符”、“單貨相符”,如果沒有及時發現的話,在海關方面就構成申報不實際、,很可能當即就被轉入調查部門,帶來麻煩不說,后面的整個程序都將被拖延,造成的貿易損失不堪設想。
耗精力
這是一項腦力與體力相結合的工作。各種進出口業務繁多,行業劃分得很細,更不用說成百上千種貨物的歸類了,還要對貨物了解,以配合海關的檢查。據業內人士講,空運和海運的操作規則各不相同,需要掌握的知識很多。一般初入行的從業人員,都會記破好幾個本子。尤其做鮮活食品時更是辛苦,不論什么時候,飛機一到港,貨卸下來,民航進行分撥、錄倉單后,就得趕快辦理相關手續,報檢疫等等;如果是出口,早上8點的飛機,就要提前5-6個小時準備,必須要在飛機起飛前1個半小時內準備好所有報關單據,海關核查無誤后,貨物才能準時運走。
收入不高
兩年前參加報關員考試的王小姐說:“我經常發現媒體上有大量關于報關員考試的廣告,以為真的很好,便辭職參加了培訓并順利通過了考試。誰知找單位時我才發現,這份工作并不像當初想象的那樣,北京對報關員的需求已近乎飽和,它的收入也不像傳說的那樣高!”
據業內人士透露,像廣州、珠海等沿海城市的進出口加工貿易往來頻繁,對報關員的需求比較大,報關員的收入也相對較高。但是北京沒有海港,進出口貿易主要以空運為主。月收入在2000-3000元左右,并不像外界想得那樣高。
業內人士:三年才能培養一個優秀的報關員
據業內人士介紹,報關員需要有很強的商品知識、商品歸類、外貿知識、實務、外語、法律等綜合性的知識。因為報關環節中遇到的合同、提單、許可證件、稅則歸類、協議、商品名稱等細節,沒有兩三年的功夫很難成為熟手。因此,做一名合格的報關員,熟悉報關過程中的各種流程,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而要做到一個優秀的報關員,精通各種商品分類、稅率,那就是學無止境的事情。報關員主要負責進出境貨物的申報,也有一些進出境行李物品、郵遞物品的申報工作。
業內人士認為,在外貿考證中,報關員的考試報名人數一直居高不下,主要有以下原因:
1. 行政要求:我國《海關法》第十一條規定:“未依法取得報關從業資格的人員,不得從事報關業務。”以法律形式明確了從事報關員工作的資格制度。
2. 市場巨大:以上海為例,在冊的外貿企業1萬余家,貨代公司300余家,專業報關公司60余家,以每個企業需要1名報關員計,就至少需要1萬余人。2005年,報關公司將由原先的審批制改為登記制,屆時將會有更多的報關公司涌現。
3. 人才太少:2002年度全國報關員合格率約為10%,在合格人員其中,又包含了大量的在校學生、在職人員,真正流向人才市場的人屈指可數。
4.因報關環節增多,原來一個報關員可以從頭到尾做的事情。目前,必須有兩、三個報關員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服務的全過程。
報關員:職場新貴
海關報關員是外貿企業對外辦理業務時最重要的職位,企業在進行貨物進出口貿易活動中,均需向海關辦理貨物的海關申報、納稅、查驗、放行等相關業務手續,這些工作的具體辦理人就是報關員。
隨著我國國際貿易額不斷擴大,國內具有自主外貿經營權的企業也不斷增多,尤其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企業界對報關員這一專業需求劇增。報關員正成為一種受人羨慕的職業。報關一般分為專業報關、代理報關、自理報關3類,我國目前以自理報關、代理報關為主,專業報關比較少,對報關員實行通過全國統一資格考試制度。這有利于我國報關業逐步形成以專業報關為主,代理報關、自理報關并存這樣一種報關服務體系,并且最終過渡到專業報關行業為主體的報關服務大市場,同時全國統一考試可以使我國的報關企業逐步同國際報關行業接軌,向國際慣例考攏。
海外職場
報關員在海外
歐美國家,一般實行報關師制度,報關師遠較海關官員具有更強的專業性和權威性,當然,他們所負擔的責任也就越重。而我國臺灣地區則實行專業報關行制度,他們的報關行非常小,十幾個人的規模,專業也分得非常細致,如化工、電子類的報關等等,而且一般報關行都協同客戶處理、貨代等工作。未來無紙化報關對報關員的要求更高,責任更大,在報關過程中不能有絲毫的差錯,否則責任自負。
在國外,報關員是一種受人尊敬、羨慕的社會職業,一般以“專業報關行”為獨立的主體,服務規范,報關質量高,報關員薪金也比較高,且自成體系。國際上報關員對海關業務相當熟悉,甚至比海關基層職員更熟悉海關的運作以及外貿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