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趣味數學的學習方法
發布者:網上發布
??小學是學生學習方法和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方法對以后的學習態度有直接性的影響。因此,數學教學應該增加課堂趣味,調動課堂學習氛圍,讓數學課堂變得多姿多彩,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課前游戲引導。課堂是教師教學的主要陣地,而課堂時間有限,如果學生課堂注意力不集中,那么,一整節課就會一無所獲,所以課前引導尤為重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課前進行一個小小的游戲會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進而更愿意去深入地探究。例如,教學《長度單位》這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一個這樣的游戲:“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嗎?”當聽到問題,有的學生說了“一米二、100厘米”,還有的同學搖搖頭。而此時,教師可以說,“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能夠代表我們身高的單位厘米、米”。教師拿出尺子告訴學生1厘米的長度。當學生都有大概的印象之后,教師就可以開始游戲。游戲道具是教師準備一些卡片,卡片上畫著樹、小草、課桌、書本等等。每個學生抽一個小卡片,教師提問卡片上的物體應該用哪個長度單位表示呢?回答對的學生要給一個手勢的“贊”,回答錯的學生教師再讓其好好想想,對其多多鼓勵。利用課前引導的方式集中學生注意力,讓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并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課上主動參與。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如果想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就要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增加學生課堂參與程度,調動課堂學習氛圍。例如,教學《克和千克》這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拿一個電子秤作為教學輔助道具來進行教學。“同學們,有沒有在生活中一些食物袋子上見過×××克,有的瓶子上寫有×××千克的”,學生根據老師講的就會回想,這時,教師就可以拿出準備好的一些道具,食品袋和洗衣液的空瓶、水果等。教師將課堂當作一個“小小超市”,每位學生可以選擇一個物品來讓老師進行稱重,看是否和袋子上標的重量是一樣的。這樣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就會感受到課堂上的趣味性。之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生活里所遇到的物體哪些可以用克來表示,哪些用千克表示,讓學生樂于參與課堂教學,體會趣味性的學習方法。
??課后及時評價,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成就感。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學生可以看到自己的進步就會激發起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的教學過程,一定要將學生所取得的成果積極反饋出來,當學生做對一些題目的時候,教師一定予以肯定,讓學生知道自己的進步,擺脫自卑心理,通過輕松的課堂環境,通過對他們的肯定,讓學生感受到更多的學習樂趣,逐漸增強學習的興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