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要樹立六種意識
發布者:石家莊優路教育
城市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它是隨著社會的分工、生產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發展的。城市規劃則是反映城市發展規律的科學,是隨著城市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城市規劃是對形成城市的各項建設項目的統一綜合部署,是城市建設的總藍圖,是指導城市發展的依據。隨著社會經濟科學技術和城市的發展,城市規劃的“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筆者在工作實踐中所悟,認為城市規劃要樹立六種意識。
一是群眾意識。城市規劃的目的就是指導城市建設和管理,服務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最根本的是服務于群眾。按照****“”重要思想的要求,辦任何事情要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因此,城市規劃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廣泛征求廣大群眾的意見。
也就是說,城市規劃要樹立群眾觀點,讓群眾參與城市規劃,讓群眾了解城市規劃,讓群眾真正明白城市規劃修編的全過程。推行規劃審批前公示和審批后公示制,增加規劃透明度和社會監督。集思廣益,眾志成城,不斷修編完善城市規劃,真正使城市規劃成為老百姓的城市規劃,服務于千家萬戶。正象河南省城市規劃先進市濮陽市一樣,城市規劃征得全市大多數群眾的意見,《告全市市民城市規劃一封信》,全市上下一起搞城市規劃,結果是令人滿意的。濮陽市的做法,值得學習。
二是品牌意識。城市的品牌就是城市的特色和生命。城市品牌特色經營得好,城市土地就能升值,反之就會貶值。也就是說,一座城市必須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品牌,只有這樣這座城市才能有影響,才有屬于自己的東西,不然的話,城市就會千篇一律,甚至“一個面孔”。其實,每座城市都具有自己特有的地理、地貌特征,或山或水,或丘壑林木,這些山、丘、湖、坑、塘、林,可以排列組合出千差萬別的各種組畫,這為城市規劃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多種選擇的可能性。發揮每座城市的特色和品牌,一座座優美特色的新城將會呈現在眾人的面前。
三是精品意識。在城市規劃工作中,必須樹立精品意識,注意設計風格和建設品位。所有建設項目,特別是重大項目和標志性建筑,必須精心設計,精心施工,注重把地方特色,文化內涵和現代技術相結合,努力達到水平。財力不足,可先不動,要建就要建,決不能急功近利,搞低水平重復建設。開封市選準仿古城市規劃,就選準了自己的切入點,宋都一條街就是該座城市的精品之作。宋都一條街成了開封城市的代名詞,名聲振譽海內外。開封的精品意識,值得眾多城市效仿。
四是審美意識。城市規劃管理部門要不斷解放思想,開闊思路,努力提高審美水平。要注意營造城市空間景觀,達到美觀和諧。特別是對沿街工程、城市進出口、城市繁華區、大型廣場等,從周邊環境、整體設計、色調、燈光到廣告,綠化、匾牌、樓體建筑風格,都要統一考慮,達到協調統一。尤其是對城市公園、大型建筑、公用場所等規劃要用美學的觀點進行布局,使城市成為美的亮點,市民居住、觀賞的樂園。
五是生態意識。隨著城市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城市的生態環境越來越重視。生態城市對人們的益處越來越顯現出來。因此在城市規劃中應把生態環境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統籌考慮城市園林綠化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要堅持不懈地搞好城市的綠化、美化、凈化,按照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嚴格劃定綠化用地界限,科學安排綠化布局,努力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做到天藍、地綠、水清,建設富有特色的生態城市。大連市把建設生態城市作為城市建設中的重中之重,大搞綠化、美化、植樹造林、養花種草,使整個城市道路樹木根深葉茂,裸露地面綠草茵茵,成為園林綠化城市的典范。大連市不僅環境優美,而且因環境帶來的變化更是可觀,許多外商紛紛落戶大連,大連的啟示是深刻的。
六是超前意識。城市規劃時應站在全省乃至全國的高度,全面分析對周圍地區的輻射力和吸引力,確定其發展的優勢和速度,以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規劃要超前,包括一些重點的基礎建設,規劃要做到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不落后。規劃要有開放性和彈性,不能封閉,應打破按規劃年限、測算人口規模、限定用地范圍的常規模式。城市規劃要高起點、大手筆,運用現代化的觀念、手段和目標來組合,優化城市布局,安排城市各項設施,構筑城市形象。要把關系城市整體和長遠發展,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重要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規劃內容列為強制性指標,高標準嚴格管理,真正使城市規劃既有超前意識,又能尊重客觀規律,多出精品,多出美品、多出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