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社會工作成新興職業
發布者:北京文都教育
你考上復旦的碩士了?我點頭應是。 哇,你好厲害啊!我含笑道:哪里,哪里。 你考的什么專業啊?答曰:社會工作碩士。 社會工作?有這個專業嗎?我微笑解釋說:是學類的,和社會學有很大的聯系。 啊!知道了,是不是類似居委會大媽們的工作啊?我淡定地回答:沒錯,但也和奧巴馬一樣! 奧巴馬,1985年放棄優厚的待遇成為芝加哥一名社區組織者,年薪僅1.3萬美元。這個工資水平在當時的美國屬于窮人行列,不過奧巴馬一直都認為這是他曾受到的最好訓練,并憑借其多年的社區工作經驗和這些工作給他帶來的社會影響,被選入州議會,并于2008年競選總統,獲大勝。 從社區到白宮,社區工作的經歷幫助他實現了如此之大的跨越,奧巴馬用他的實踐演繹了他精彩的成功路!而社會工作這個專業,也像夾縫中的陽光,在人們的誤解中不斷前行著。目前,我國大陸地區已有170多所大學開辦社會工作本科教育,招收社會工作碩士的首批院校就有33所,現在已經有60所,而且均為國內知名的高等學府。 何為社工? 雖然社會工作專業在國內發展較為迅速,但是對其了解的人還很少。社會工作,是由英文 Social Work 翻譯過來的,它指的是非營利的、服務于他人和社會的專業化、職業化的活動。在國際社會,這類活動還被稱為社會服務或社會福利服務。社會工作最核心的價值理念就是助人自助。那么何謂助人自助?知名學者顧東輝教授認為,助,人自助。即社會工作者在協助受助者時,不僅要解決此次問題,更重要的是協助其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說社會工作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職業。 肯定會有很多讀者認為社工和義工沒有區別,其實不然,兩者有著很大的差異:1.社工有社會工作專業特有的知識和技術,比如說個案社會工作等。而從事公益事業的義工,雖有時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術,比如說醫護人員,但有別于社工的知識和技術。2.社工需要有從業資格,就像律師需要有律師資格證書一樣,而義工則沒有此限制。3.社工是一種職業,是受薪人員。而義工則是無償地付出自己的時間、精力、金錢等,沒有工資等報酬。4.義工所服務的范圍要比社工的服務范圍更為廣泛,包括一系列為了他人、社會而進行的無償性的活動。而社工則是專指專業社工人員所從事的服務活動。 社工讀研學什么? 任何專業的學習,都是從理論開始,社會工作當然也是一樣,讀研期間依然是要學習、鞏固專業理論知識。由于社會工作在我國起步較晚,且起源于外國,所以我們所學習的基本都是國外的專業理論知識,但這并不影響我們隨著社會工作本土化的研究而將理論靈活運用到符合我國實際國情的工作之中。本科期間的學習基本都是基礎的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到了研究生階段,所學習的則是更深一層的專業課程,如高級社會工作實務、學校社會工作、社會工作評估等,而各高校的課程安排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就筆者個人看來,研究生階段與本科階段的學習,最大的區別在于實踐的機會與時間不同。在本科期間,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專業知識,偶爾老師會帶我們到戶外或是社會工作實驗室做些討論或是專業活動模仿表演等,真正接觸案主的機會幾乎沒有,所以我們只是在單純地積累專業知識理論,而根本體會不到服務對象的真實情況,不懂如何將理論知識運用到真正的服務活動中。研究生階段則大不相同,我們依然要接受課堂上的理論灌輸,但上課方式靈活多樣,在課堂上的實踐機會大大增多了。老師會讓我們就某一問題的理解,做成PPT的形式,在課堂上演示給大家,和同學一起討論,沒有對錯,不限邊界;或是組織專業的小組工作,讓大家學習感受小組工作的開展過程及效果等。 學院和導師會有不同的項目讓我們參與,如一些社會問題的調研工作和社會工作專業的實踐項目。各高校的實踐活動和項目肯定是不一樣的,這里我簡單介紹我親身參與的實踐項目,一個是在某軍區醫院的實習,一個是在某口腔醫院開展專業小組活動。 在軍區醫院的實習,我們是以醫務社會工作者的身份參與工作的。我們每天也是按時上下班,穿著白大褂,出入于病房之間。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溝通醫患關系,疏導患者不適心理,提供和解決一些非專業醫學的問題。在醫院,治病救人是醫生和護士的本職工作,而在治病救人的同時,醫院往往忽略了患者的其他需求,如醫患之間關系的不協調,住院患者的心理焦慮等不適情緒或是其他一些需要幫助的問題,而這些恰恰需要醫務社會工作者的幫助。在實習的每一天,我們選擇合適的時間進入病房,向患者介紹我們的身份及我們的工作,表達我們真誠為其服務的態度,積極和患者溝通,讓患者由迷惑不解到接受我們。我們會針對不同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做心理疏導,溝通醫患關系,為對工傷、醫保等政策知識有疑問的患者提供參考資料,等等。我們每天查房后,都會對患者的基本情況做較詳細的記錄,對于一些當時不能回答的問題,下班會后積極查找資料,在第二天見面時,提供給患者。同時,我們也會根據住院患者的問題向醫生和護士提出意見或是建議以幫助院方。 在口腔醫院的實習,是在導師的指導下,由師兄帶領,和幾位同學一起到醫院為唇腭裂患者及其家屬提供社會心理支持服務活動,以小組工作的形式進行。小組工作的目的是將患者及其家長[微博]聚集到一起,組成一個臨時的小團體,為小組成員提供同伴支持,營造輕松關懷的治療環境,緩解家長的心理壓力,引導家長接納孩子、發掘孩子的優點,幫助家長掌握和孩子相處及照顧孩子的技巧等。在開展工作過程中,由院方帶我們一行人進入病房,介紹我們的身份,接下來就是我們通過與患者或其家長溝通,使其接受我們,同時了解服務對象的基本狀況,并倡導大家積極參與到小組工作活動中來。我們根據設計好的小組工作方案,并結合患者及其家長的實際情況,以活動目標及相關理論為指導,定期開展小組工作。這次的項目實習除了在專業能力方面的提高外,也給了我們一次深刻的生命體驗。 人才極度稀缺,待遇不容樂觀? 作為一種新興職業,具有社會工作碩士學歷背景的大學生社工正是社會目前所急需的。在一些發達國家,社會組織可創造占社會總量10%的就業崗位,但在我國這一比例還不到1%,無論數量還是質量,社會工作者都難以滿足實際需求。僅北京市社會工作師的缺口就超過1萬人,這與北京市所提出的一校一社工一院一社工一街一社工還相差很遠。此外,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發布的一項調查發現,當前社工人才最缺乏的三大領域分別是: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區服務。 但是在人才極度需求的當下,待遇的步伐卻難以跟上,因此大部分的人才就此流失。近日,北京市出臺社工將有統一的薪酬指導標準政策,并發布《首都中長期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1年2020年)》,綱要中規定將在公益服務類事業單位、公益組織等多個部門設置專門的社工崗位,并逐步推行社工持證上崗制度。此次漲薪后,北京社會工作者預計最高每月能獲得薪酬4000 元,一般為2000 元左右。上海的待遇與北京相當,廣州、深圳的待遇稍微好一些,也基本上是3000多元,還不如一個普通的文秘職員。 一個社會工作專業研究生畢業后,所從事的并非一線社工,主要以管理者、教育者居多。據了解,一個復旦大學[微博]畢業的研究生從事企業社會工作,月薪達到8000元,選擇了會計領域的一個學生則拿到了5萬月薪。而從香港回來的社會工作博士生,如果成為一個社工項目督導(督導:社會工作專業訓練的一種方法,它是由機構內資深社會工作者對機構內資淺社會工作者或學生,透過一種定期和持續的指導程序,傳授專業服務的知識和技術,以增進專業技巧,并確保對案主服務的品質),年薪可以達到60多萬。筆者從全國首批開展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試點工作的33所高校之一的江西財經大學獲悉,其首屆社會工作碩士生26人順利畢業,就業形勢非常喜人。其中,有6人到延安大學、瓊州學院、銅仁學院、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等院校工作,7人到廣州、深圳等地社會工作機構任職,2人到《社會工作》等雜志社工作,3人到金融部門就業,4人到研究所和企業部門工作等。 因此,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了社會工作專業的考研[微博],復旦今年的MSW(社會工作碩士)中有近10名的跨專業學生,有行政管理、社會保障、統計學、法語等專業的學生。 因此,正如一位香港督導所說,中國社工事業的發展正如中國的改革開放一樣,一旦開啟,潮流不可逆轉,只能向前,倒退或停滯不前都是沒有出路的,所以我們可以放心地補充自身的知識,等待發展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