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員經驗交流:招投標基礎要點
發布者:網上發布
依我國《招標投標法》的規定,應以招標文件確定的提交投標文件截止時間作為開標的時間,開標地點也要在招標文件中明確規定。開標應公開進行,由招標人主持。申請招標公證的,應有公證部門參加。招標人應當邀請有關部門參加開標會議,當眾宣布評標、定標辦法,啟封投標書及補充函件,公布投標書的重要內容和標底,并做好開標記錄。
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投標書宣布作廢:(1)投標書未密封;(2)本加蓋單位公章及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的簽字;(3)未按規定的格式、內容和要求填寫,內容不全或字跡模糊,辨認不清;(4)逾期送達;(5)投標人未經招標人同意,不參加開標會議的;(6)投標人對同一個項目有兩個或者多個報價,且未書面聲明哪一個有效的,但依法和依約定允許的除外;(7)投標人未能按要求提交投標保函。任何投標人在開標后不得更改其投標內容,但可以允許其對自己的投標文件作一般性的說明或澄清某些問題,該說明或澄清不得超出投標文件的范圍或者改變投標文件的實質性內容。
評標工作應具備公正性、權威性。評標委員會由招標人代表和有關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專家組成,成員為五人以上的單數,其中,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專家不得少于成員總數的三分之二。評標前應制定評標程序、方法、標準及評標紀律。評標應根據招標文件的規定以及投標文件提供的內容評議并確定中標人。在評標過程中應公平、公正對待所有投標人,招標人不得任意修改招標文件內容或提出其他的附加條件作為中標條件。評標過程應在嚴格保
密的情況下進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影響評標過程和結果。凡申請招標公證的,評標過程應在公證部門的監督下進行。
關于確定中標的一般標準。一般應對投標人的報價、工期、主要材料用量、施工方案、質量實績、企業信譽等進行綜合評價,擇優確定中標人。中標人的投標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1)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招標文件中規定的各項綜合評價標準;(2)能夠滿足招標文件的實質性要求,并且經評審的投標價格最低;但是投標價格低于成本的除外,即不得以最低報價作為中標的標準。但是,在下列情形下,評標委員會可否決所有的投標,宣布所有的投標均為廢標:(1)最低投標價大大超過標底或者合同估價,招標人無力接受投標;(2)所有投標人在實質上均未響應招標文件的要求;(3)投標人少于三人,不能達到預期的競爭目的。在確定所有的投標均為廢標后,招標人應當依法重新招標。
定標是招標人通過評標從投標人中決定中標人的行為。定標在性質上一般被認為是對投標的承諾。但是,如果招標人并不完全同意投標人的條件,而是需要與中標人就合同的主要內容進一步談判、協商,那么,這種只是選擇合同相對人的方式不能視為承諾性性質的定標。中標人不履行與招標人訂立的合同的,履約保證金不予退還,給招標人造成的損失超過履約保證金數額的,還應當對超過部分予以賠償;沒有提交履約保證金的,應當對招標人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但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除外。
根據有關規定,在建設工程招標確定中標人后,招標人應于7天內發出中標通知書,同時抄送各未中標人,抄報招標投標辦事機構。末中標的投標人應在接到通知后7天內退回招標文件及有關資料,招標人同時退還投標保證金。
從開標到定標的期限,小型工程不超過10天:大型工程不超過30天;工程設計不超過一個月,發生特殊情況可適當延長。
簽訂建筑合同的法律約束力
如前所述,定標的性質是對投標的承諾。合同團承諾而成立,合同的具體內容即是招標文件和投標文件的內容。但是,在通常情況下,以招標文件和投標文件作為合同不夠正式和規范,故雙方還應簽訂相應的合同。簽訂合同即是對招標文件和投標文件內容的確認和整理。因此,《招標投標法》第46條規定:“招標人和中標人應當自中標通知書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人的投標文件訂立書面合同。招標人和中標人不得再行訂立背
離合同實質性內容的其他協議。”投標人中標后,如果撤回投標文件拒簽合同的,作違約論,應向招標人賠償經濟損失。
依據我國《合同法》第4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其中,合同的成立是指雙方當事人依照有關法律對合同的內容和條款進行協商并達成一致意見。合同成立的判斷依據是承諾是否生效。合同生效即合同產生法律上的效力,亦即法律約束力。通常合同成立之時即為合同生效之日,二者在時間上是同步的。但我國《合同法》第44條第2款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這意味著現實經濟生活中,有些合同需要辦理特定的手續方能生效,在沒有滿足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性條件之前,合同雖已成立,但還不能生效。
建筑合同是話成性、雙務合同。這類合同一經簽訂,即具有法律效力,就在業主和承包人之間產生法律上的聯系,這種聯系即為建筑合同的法律約束力。建筑合同的法律約束力主要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第*、建筑合同當事人雙方依據合同的約定都享有相應的權利;第二、建筑合同當事人雙方依據合同的約定分別承擔相應的義務;第三、任何一方無權擅自變更或解除合同,如有特殊原因需要變更或解除合同,必須向對方提交書面文件,在雙方協
商一致的前提下,方能變更或解除合同;若因變更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時,提出一方當事人應予賠償,解除合同必須按法律規定和合同約定承擔相應責任;第四、任何一方違反合同規定,不履行約定的義務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分別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在簽訂建設合同時,若一方作出意思表示對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項存在認識上的顯著缺陷,即有重大誤解,或合同規定承包人和業主之間的權利義務明顯不對等,顯失公平,或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根據我國合同法和相關國際條約、國際慣例,應視為可撤銷的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該合同。若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有關一方或雙方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或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損害有關一方或雙方國家法律所強制維護的社會公共利益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中的強制性規定而簽訂的建筑合同則應屬無效的合同,自合同訂立時起即不具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