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轉干面試中“計劃組織”類題目解題思路
發布者:網上發布
一、題型特點
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是直接考察考生能力的面試題型之一,其根據招考職位來設計試題,通過考生在某一特定情景下開展工作的思路來考察考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軍轉干考試中較為常見的面試題型之一。根據招考的職位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小類:1、職位型(如何開展本部門的活動);2、活動型(如何開展某個具體活動);3、方案型(針對某件事件、工作制定一個方案);4、協調型(如何處理兩個或多個部門間的矛盾,偏向與人際關系處理)
以上的4小類題型之間的差別是很細微的,這類題型的主要特點是將某一件虛擬的事情交給考生,讓考生在虛擬的身份或環境下進行處理,而且往往是將計劃組織協調和突發事件結合在一起,以便從更深層次來考驗考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相當一部分的考生并沒有這方面的實際經驗,因此很難給出非常吸引人的答案。那么如何才能在軍轉干面試中輕松應對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 下文闡釋了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的4大解題原則。
二、答題原則
在解答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考生需要把握以下幾大原則:
1、工作開展應具有真實性與可行性。因為是在虛擬狀態下,同時也因為很多考生并沒有這方面的實踐經驗,所以在解決問題時往往會異想天開。但一旦離開了真實性,這類面試題就失去了其考察的意義,所以在解決某一問題,組織某一活動時,一定要具有真實性,可行性。
2、活動開展的步驟必須緊密。一般情況下一個活動都是先計劃,再實施,再總結的三步進行的,但很多考生在作答時順序混亂。這就直接體現了考生在組織計劃協調能力方面的欠缺。
3、工作中必須具有真實內容。在具體的活動內容方面,很多考生只會按照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的邏輯思維作答,這樣就難免流于形式且很難體現出創新性。工作定會涉及到具體內容,在解答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時加入有血有肉的真實內容,就能將此類題型答得更為完善。
4、結合自己的崗位特點、性格特點,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體現人文關懷。相當一部分考生癡迷于所謂的面試套路,而且這些面試套路似乎在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中的適應范圍非常廣。其實,所謂的面試套路就是一些答題的大的框架,仿佛骨骼之于人體,只有在適當的地方長出相應的肌肉組織與其他組織,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因此解答計劃組織協調類面試題時,只有面試套路+具體的方式方法,才能體現出特定的面試題及考生自身的特點與風格,才能真正打動考官,從而在眾多的面試者中脫穎而出。
三、注意事項
在回答計劃組織協調類試題中,考生通常要在分析問題之后提出解決措施。措施提得好與否、可行與否對考官評分有較大的影響。措施通常是指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在對面試題進行了現狀分析和原因分析之后,更重要的是提出解決措施,這一部分必不可少,是對整個答題內容的升華,是評價考生綜合分析能力、言語表達能力、計劃組織協調能力、應變能力等多種能力的重要依據,是衡量考生是否具備相關素質的重要標準。那么,在回答計劃組織協調類試題中提出解決措施應注意些什么?
解決措施方面要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緊扣題目要求,方能打動考官,一般情況下,可以從法律上、體制上、管理上、監督上、學習上等方面來闡述,但需要注意:
1、措施必須與題目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的提出不能撇開題目、撇開主題,天馬行空,泛泛而談,而應緊密結合題目,根據考生在前面已陳述的觀點和現狀、原因分析來提出,才能保證回答前后一致,有針對性,不跑題。
2、措施的提出可適當地采用套路和模板。在套路和模板指導下答題可能不是最佳的答案,但是至少不會無話可說,不會跑題。
3、提出措施靈活運用套路或模板,但不機械照搬。機械照搬就成了固化和僵化,毫無新意,考官聽了也很疲憊。應結合具體題目進行發散思維,將自己平時的功底積累融入答案,將套路化的答案進行優化、創新,最好能有閃光點,能提出一些創新性的、有獨到見解的、與當前形勢密切結合的措施,往往能引起考官的好評,獲得加分。
4、提出的措施要實事求是,具備現實性和可行性。考官可以通過考生提出的措施來判斷考生是否具備作為一個公務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出的措施不能夸大事實,不能與社會主流和人民意愿相悖,必須與國家的方針政策相一致,具備現實可操作性。
5、提出的措施要有條理,邏輯順序要清晰。主要措施一般放在前面,以引起考官的注意,次要的放在后面,這樣考官就能理解考生的側重點在哪里。措施要分點回答,使用第*、第二、第三、等表示順序的詞眼,或者將答案分成幾個階段,使自己的回答條理清晰,邏輯感強。
四、實例解讀
為全面了解百姓在法律援助方面的實際需求情況,縣法律援助中心準備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一次為期一周的調研活動。假如此次調研活動由你來負責,你會如何開展?
【思路點撥】這是一道典型的計劃組織類題目。法律援助的意義重大,要了解百姓在法律援助方面的實際需求,就需要采取有效、可行方式展開調研,以實現對需求了解的真實性、全面性。為了做好調研,可以采取多種形式,比如:調查問卷、座談會、訪談、查看相關歷史文件等。全面了解情況,找到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律援助。在調研過程中,要注意計劃開展的有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