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詳情
- 上課校區(1)
一、職業定義
保育師:原保育員,于2021年5月更名為保育師,指的是在托幼園所、社會福利機構以及其他保育機構中,負責班級清潔衛生及物品的保管工作,輔助教師和保健人員做好嬰幼兒生活管理、衛生保健、教育工作的人員。
二、報名條件
初級:年滿16周歲,擬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工作。
中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可申報四級/中級工
1、累計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工作滿5年。
2、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初級證書后,累計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工作滿3年。
3、取得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技工院校或中等及以上職業院校、專科及以上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含在讀應屆畢業生)。
高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可申報三級/高級工
1、累計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工作滿10年。
2、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中級證后,累計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工作滿4年。
3、取得符合專業對應關系的初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后,累計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工作滿1年。
4、取得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技工院校高級工班及以上畢業證書(含在讀應屆畢業生)。
5、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中級證書,并取得高等職業學校、專科及以上普通高等學校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畢業證書(含在讀應屆畢業生)。
6、取得經評估論證的高等職業學校、專科及以上普通高等學校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畢業證書(含在讀應屆畢業生)。
備注:
相關職業:育嬰員、嬰幼兒發展引導員、母嬰保健技術服務人員、母嬰護理員、健康管理師、公共營養師、幼兒教育教師、助產士、兒科護士、兒科醫師等。
技工學校本專業:嬰幼托育;相關專業:包括護理、幼兒教育、健康服務與管理、健康與社會照護、公共營養保健、家政服務等。
職業學校本專業:包括中等職業教育的嬰幼兒托育,高等職業教育專科的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高等職業教育本科的嬰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等。
職業學校相關專業:包括中等職業教育的幼兒保育、母嬰照護、護理、中醫護理、營養與保健、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等;高等職業教育專科的早期教育、學前教育、護理、食品營養與健康、健康管理、醫學營養、預防醫學、助產、特殊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心理咨詢等;高等職業教育本科的護理、兒童康復治療、健康管理、學前教育、現代家政管理等,以及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的教育學類、護理學類、心理學類、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兒科學、健康服務與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家政學等。
三、費用及補貼
初級:
全部費用共計1920元(含考試費400元代收代繳);
關于補貼:考試合格,繳納上海社保人員可申請1200元補貼(外省戶籍未繳納社保或退休人員不享受補貼),上海戶籍失業人員可申請1500元補貼。
中級:
全部費用共計2500元,(含考試費450元代收代繳)。
關于補貼:
如正常繳納上海社保,考試合格后可申請補貼1600元,上海戶籍失業人員考試合格可申請補貼2000元。
高級:
全部費用共計3050元(含考試費580元代收代繳);
關于補貼:
1、如正常繳納上海社保,考試合格后可申請補貼2000元,上海戶籍失業人員考試合格后可申請補貼2500元(2025年3月1日后政補貼增加500元);
2、另外,考試合格還可疊加享受普陀區高級能人才培訓補貼1000元。
四、補貼對象
★需在法定勞動年齡段內的以下人員方可享受補貼
1、上海戶籍失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
2、上海戶籍或外省市戶籍在滬繳納社保人員;
★公務員、事業單位從事非技能崗位、外省戶籍未在滬繳納社保人員、退休人員以及男性未從事相關職業工作者均不符合補貼條件。
五、設置等級
共設三個等級:初級/五級、中級/四級、高級/三級、二級/技師(競賽)
六、開班形式
周末班、工作日班,滾動開課,詳情請見我校公眾號中的開班公告。
七、培訓周期
1~3個月(平日班、周末班)





-
上海華裕職業技能培訓
地址:曹楊路
電話:400-029-0976 轉 **** 查看號碼

華裕職業技能培訓資深顧問唐老師
專業解答各類課程問題、介紹師資和學校情況 微信號:152******51
關于我們 詳情

上海華裕職業技能培訓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16日,經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批,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學校辦學許可,且在上海市2021-2023年度職業技能培訓機構辦學質量和誠信等級評定中,榮獲A級單位。公司注冊資金100萬元,擁有獨立的辦公、教學場地約600㎡,配備了專業理論課教室和實訓課教室,擁有專兼職教師18人,均有教師資格證書,能夠勝任本公司開設的保育師初級、中級、高級,育嬰員初級、中級、高級,養老護理員初級、中級以及家政服務員(母嬰護理員)初級等專業授課。公司秉承“以學員為本位,以能力為核心,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思想,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品質為重點”的辦學宗旨,旨在依托行業為本市托幼機構、養老機構以及家政服務機構培養專業的生活照料服務人員。公司關注教育教學改革,積極調整優化辦學結構和辦學模式,爭取做精、做優、做特、做大、做強、做實,緊扣行業的需求,積極培養應用型、技能型和復合型的專業人才,用技能服務于社會。